发表时间: 2023-08-09 13:31:12
来源: IDC
浏览:
IDC近日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系列研究,包含《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云运营与服务》、《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公有云基础设施》、《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三本报告,聚焦于政务云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公有云IaaS、以及云的运营与服务三个市场,重点分析了政务云市场的建设现状与市场环境,并提供了细分市场的厂商市场份额。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IDC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达1,23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12%。基础架构层投资目前占整体市场投资的47%,其中政务云在基础架构投资占比达到73%。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IDC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达1,23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12%。基础架构层投资目前占整体市场投资的47%,其中政务云在基础架构投资占比达到73%。 政务云市场情况 2022年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为50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7%,与此前预测较为接近。
2022年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为50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7%,与此前预测较为接近。
其中,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达34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其中,华为第一、浪潮云第二、新华三/紫光云第三、中国电信第四、中国移动第五、中国联通第六、中科曙光第七。
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为9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其中份额第一:中国电信、第二:华为、第三:阿里、第四:中国移动、第五:浪潮、第六:中国联通、第七:腾讯云。
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为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其中份额第一:浪潮、第二:中国移动、第三:中国电信、第四:华为、第五:中国联通、第六:新华三/紫光云、第七:中科曙光。从增速上看,政务云整体市场增长主要由政务公有云拉动,政务专属云与政务云运营服务两个市场的增速均低于预期。
市场格局
政务云市场预测,2022-2027 基于新的市场情况,IDC调整了2022至2027年的政务云整体市场预测。整体市场5年复合增长率为16.14%,相较于此前于预测,复合增长率下降2.9个百分点,整体市场规模达到千亿规模的时间点由2025年推迟至2027年。从细分领域来看,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由于基数较大导致增长较为疲软,公有云基础设施和云运营与服务市场的增长较为平稳。
给技术提供商的建议
关注政府财政情况和资金投入 受疫情冲击以及土地市场低迷的影响,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可能制约政府信息化投资增长,另一方面对项目的集成服务商可能有一定的垫资和责任兜底要求。技术提供商应评估项目周期与回款延期风险,同时对于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可探讨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以外,如专项债等其他投融资渠道开展项目的可行性。
关注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
从基础计算环境到云端应用的开发部署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演进的态势,特别是云原生技术在政府领域正逐步拓展应用引入各类新型安全风险,“安全边界”的定义方式正在随着系统技术架构的演进发生变化,为客户提供全栈式安全产品与服务,满足重点行关键领域的业务安全需求应成为云服务提供商关切的重点问题和首要任务。
关注运维与服务能力提升
由于政府越来越青睐通过购买“专属云服务”的形式购买长期的政务云,与之配套的政务云服务运营能力成为构建政务云全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政府对基于场景的政务云服务方面有较强的诉求,这需要政务云的服务运营团队具有贴近客户场景深入认知,以满足客户的长期需求;另一方面,帮助政府机构规划建设云资源、利用云资源,降低政府机构使用云资源时候的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提升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数据整合能力、挖掘应用场景的原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政务云服务商可以通过建立合理规模的本地化运维团队,以及提高智能化运维水平两种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IDC中国政府行业分析师贾云轩表示,尽管面临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及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的紧张局面,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依然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部分原因是日趋主流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降低了资金周转压力,以及存量信息化工程所受负面影响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务云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同比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其中政务专属云和政务云运营与服务市场所受负面影响更为明显,而政务公有云相对较高的增速除了体现了疫情相关需求以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财政压力下政府云资源采购模式的转变。
往期内容
2023中国算力大会发布“1268”成果体系,各大运营商展示算力布局成果|附资料下载
8月18日至19日,2023中国算力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为推动算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发布了“1268”成果体系,包括“1”个《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2”个国家示范项目、算力产业生态建设“6大行动”、算领未来“8大成果”。
IDC发布《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系列研究报告
IDC近日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系列研究,包含《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云运营与服务》、《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公有云基础设施》、《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三本报告,聚焦于政务云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公有云IaaS、以及云的运营与服务三个市场,重点分析了政务云市场的建设现状与市场环境,并提供了细分市场的厂商市场份额。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IDC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达1,23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12%。基础架构层投资目前占整体市场投资的47%,其中政务云在基础架构投资占比达到73%。
AI大模型时代到来,三大运营商发布多个AI大模型|附资料下载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紧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热潮,吸引海内外1400余名重磅嘉宾与400多家AI领先企业共襄盛举。算力是支撑大模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算力网络则是我国实现高效算力资源调度的核心。作为算力网络的主导者,三大运营商积极打造智慧光网,推动建设“东数西算”先行区,对外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大模型跨地域训练;对内运用AI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能力。
2023年2季度行业动态观察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强调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网暂态稳定智能评估与预警,提高电网仿真分析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和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推动负荷侧资源分层分级分类聚合及协同优化管理,加快推动负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推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数据交互耦合,支撑能源行业碳足迹监测与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冷俊:高举旗帜勇毅前行 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南瑞发展新篇章,全力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信柯瑞文: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云网融合
日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云网融合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已经形成先发优势。
数智科技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2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在苏州召开
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为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2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