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1-22 16:48:29
来源: 人民邮电报
浏览: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夏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要求,为信息产业助力支撑制造业应用指明了方向。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近年来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三年中,全国5G+工业互联网的代表性项目已经超过4000个,在电子设备制造、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形成了批量的典型实践。 夏冰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电信助力5G+工业互联网变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从通用性到针对性的跃升。 传统的云网设施提供基础的存储和连接服务,云网融合则推动了传统基础设施深度嵌入核心生产流程。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云和网的叠加,而是针对性保障信息化服务和能力。面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中国电信一方面形成了“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泛在连接能力,很好地解决了工业互联网多终端、多协议等极度复杂性连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多形态、高性能的泛在算力,提供了对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场景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同时,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边端”的高效协同和智能编排,探索构建了面向工业的确定性网络,满足了“非此不可”和“不失毫厘”的时延和抖动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是面向工业互联网多要素叠加的综合性能力的直接体现。在刚刚结束的“绽放杯”比赛中,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也助力中信海直“5G+卫星”智慧通航方案获得了一等奖。
二是拉通上下游生态,推动平台建设从单点式到广连接的跃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了企业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安全性要求,很多工业企业往往进行私有化部署,这种部署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上下游的生态。如何打破这种壁垒,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形成一种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合力?中国电信探索构建了“1+3+3”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通过一个入口、三个核心能力引擎和三类服务模式,让工业企业可以定制化选择服务和能力,重点解决了上下游企业需求协同和生态开放的拉通等问题。在这样的平台化体系的赋能下,中国电信有效地拉通了上下游生态,建成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共连接41家工业互联网平台、703万家企业,为全国工业一盘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是升级供给侧能力,推动解决方案从广连接到重价值的跃升。 中国电信不断迭代完善5G的全栈供给侧能力,灵活组装构建了一站式工业解决方案库,通过融云、融安全、融数、融智,促进数据价值的释放,激发制造潜能。中国电信打造了十大行业的上百个全连接工厂标杆,特别是助力美的荆州工业园区创建“5G全连接工厂”,助力东胜热电率先将5G技术融入火电的生产监控流程,将异常事件消除及时率提升40%。这些案例都标志着5G对工业领域应用的助力从过去的注重基础连接演进到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四是消除工业领域鸿沟,推动服务群体从盯大户到重普惠的跃升。 工业互联网在赋能不同规模企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少数重点大型工业企业的需求被重点关注、重点解决;但是,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0万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这一类企业很多面临着成本高不愿意转、成果难以评估不敢转、缺乏专业能力不会转的一系列难题。中国电信一方面开展技术创新,采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内网的快速改造。例如帮助佛山某钣金工厂使用该方案节约了网络设备、施工等成本74%以上。另一方面推动模式创新,通过共享渠道和生态,与苏州市政府共建“苏链通”服务模式,在疫情期间实现供需对接1.27万次,助力苏州12400多家规上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
夏冰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信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从传统的负责“连接”的运营商,转变为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全体系、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商。未来希望能够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深耕5G+工业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夏冰还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深化要素全连接,促数据融通。连接产生数据,数据创造价值,企业内、企业间、行业间的数据共享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信倡议行业各参与主体一定程度上开展充分数据共享,通过行业的云应用,打通企业内的数据“孤岛”,通过共享推进企业数据流通,通过可信连接促进跨行业数据交换,进而实现工业数据价值最大化。
二是深化边缘算力供给,促智能融通。工业行业的特征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快速响应和控制,工业数据往往在边缘侧通过AI训练算法实现智能化,快速响应的边缘算力对于快速响应控制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电信呼吁人工智能企业、工业企业一道,共建边缘算法库、共享边缘算力池、共商云边协同规范,进一步提升工业算力的标准化和效能。
三是深化生态合作运营,促平台融通。行业内的不同平台因为竞争关系形成数据壁垒、流通壁垒和信任壁垒。作为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愿意成为纽带拉通平台,承担数据互信和数据共享的责任。中国电信呼吁加强通信企业能力与航天云网等平台商能力的融合,逐步开放彼此的技术生态、应用生态乃至数据生态,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加务实的生态合作。。
往期内容
2023中国算力大会发布“1268”成果体系,各大运营商展示算力布局成果|附资料下载
8月18日至19日,2023中国算力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为推动算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发布了“1268”成果体系,包括“1”个《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2”个国家示范项目、算力产业生态建设“6大行动”、算领未来“8大成果”。
IDC发布《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系列研究报告
IDC近日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系列研究,包含《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云运营与服务》、《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公有云基础设施》、《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三本报告,聚焦于政务云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公有云IaaS、以及云的运营与服务三个市场,重点分析了政务云市场的建设现状与市场环境,并提供了细分市场的厂商市场份额。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IDC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达1,23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12%。基础架构层投资目前占整体市场投资的47%,其中政务云在基础架构投资占比达到73%。
AI大模型时代到来,三大运营商发布多个AI大模型|附资料下载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紧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热潮,吸引海内外1400余名重磅嘉宾与400多家AI领先企业共襄盛举。算力是支撑大模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算力网络则是我国实现高效算力资源调度的核心。作为算力网络的主导者,三大运营商积极打造智慧光网,推动建设“东数西算”先行区,对外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大模型跨地域训练;对内运用AI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能力。
2023年2季度行业动态观察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强调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网暂态稳定智能评估与预警,提高电网仿真分析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和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推动负荷侧资源分层分级分类聚合及协同优化管理,加快推动负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推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数据交互耦合,支撑能源行业碳足迹监测与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冷俊:高举旗帜勇毅前行 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南瑞发展新篇章,全力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信柯瑞文: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云网融合
日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云网融合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已经形成先发优势。
数智科技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2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在苏州召开
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为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2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