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5-23 16:25:03
来源: 数字电网技术与标准
浏览:
4月25日上午,以“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电网建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在北京、广州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召开。会上,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下午,在数字电网标准化论坛暨中电联数字电网标准化工作组年会上,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标准化部)总经理钟连宏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系统诠释了数字电网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标准框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数字电网概述
数字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型融合型社会公共设施。包含三个部分:由设备构成的物理系统、围绕物理系统运作的业务系统、支撑物理系统运行和业务系统运转的信息系统,其中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交互连接物理系统与业务系统。随着物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大量信息数字化,数字信息实现全面在线并融合互动,进而赋能物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优化、重构,促进电网运行和业务运转的效能提升,以数据驱动创造价值,连接能源产业上下游构建能源生态系统,成为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网相较传统电网,具备信息数字化、数字信息全面在线、数据融合互动、数字信息赋能四个主要特征。
第二章数字电网技术体系
数字电网技术体系按照数字电网理论模型,由物理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构成。下图中的三维立体结构描述了数字电网技术体系架构,物理系统以发、输、变、配、用为主线,业务系统分为电网规划、工程建设、调度交易、电网运维、安全生产、市场营销、人财物管理、党政工团等方面;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层、技术平台层、中台层、应用层。
本方案依托在园区内构建的5G专网与赛特斯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平台,保证企业核心工艺数据安全,满足企业数据不出厂的基本要求。现阶段的实施包括8大场景:可视化数字工厂、生产能耗管理、污水处理管理、铝板表面瑕疵监测、铝板生产工艺监控、铝板出库监管、工区安防监控、OICT数据融合中心。场景覆盖南平铝业总厂、轻量化分厂、板带分公司。
第三章数字电网标准框架
在国家标准《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框架下,数字电网标准框架按照继承性、协同性、开放性的原则进行构建。在继承原有电网物理、业务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标准框架进行优化与发展,综合发挥标准体系的作用,促进数字电网物理、社会、信息系统整体协同、持续发展,采用开放性架构,在保证先进性和适度前瞻性的基础上,支持动态变化与扩展。
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继承了功能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数字化发展要求进行了迭代升级。一是新一代数字技术持续提升信息分析处理效率与质量,赋能物理系统优化重构。二是随着软硬件技术进步及业务系统需求攀升,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持续增强。三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互动融合和数字信息的强化赋能,促使业务系统提质增效、实现价值创造。
数字电网标准框架包括基础标准、物理系统标准、信息系统标准、社会系统标准四部分。其中:
基础标准:包括了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
物理系统标准: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部分。
信息系统标准:包括了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安全中台等中台的标准。
业务系统标准:包括了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
第四章展望
数字电网将向物理系统深化、信息系统强化、业务系统优化、与社会融合泛化四方面发展。
在物理系统深化发展方面,数字技术将逐步覆盖电网全环节,并与电网深度融合形成以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具备特大规模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融合型基础设施,促进物理系统深化发展,全面提升电网能力。
在信息系统强化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软硬件发展提速,计算机技术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发展;二是软件技术发展迅猛,呈现集成化、服务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三是信息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以新基建为契机,构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大规模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融合型信息基础设施。
在业务系统优化发展方面,电力系统数字化技术发展将贯穿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全过程,促进电网安全可靠绿色高效运行,提升电网发展水平;优化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与社会融合泛化发展方面,数字电网建设将推动能源生态系统利益相关方开放合作、互利共生、协作创新,促进电力企业与社会的泛化互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融合。
(来源:数字电网技术与标准 作者:技术标准中心)
下载方式:关注浩方信息公众号,并发送“szdw2022",可下载《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2022年)》全文
往期内容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强调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网暂态稳定智能评估与预警,提高电网仿真分析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和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推动负荷侧资源分层分级分类聚合及协同优化管理,加快推动负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推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数据交互耦合,支撑能源行业碳足迹监测与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冷俊:高举旗帜勇毅前行 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南瑞发展新篇章,全力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信柯瑞文: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云网融合
日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云网融合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已经形成先发优势。
数智科技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2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在苏州召开
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为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2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就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利用,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充分释放政务数据资源价值,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和继电保护体系架构研究—国电南瑞集团董事长/冷俊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特性、安全控制、生产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原则不会改变,交流电网仍是电力系统的网架基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源网荷储全链条,对电网运行控制、继电保护、负荷调控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数字技术在驱动能源流、电力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算网融合产业峰会”成功召开|附下载
近年来,算网融合已得到ICT、金融、能源、超算等多领域的高度认同,被广泛视为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演进的重要抓手。我国高度重视这一发展契机,聚焦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
2022年(第五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高峰论坛顺利召开|附大会材料下载
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以“数字技术创新融合 ·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设置电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感知与物联技术、电力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电力通信与智能调控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等六场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