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5-23 16:25:03
来源: 数字电网技术与标准
浏览:
4月25日上午,以“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电网建设”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在北京、广州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召开。会上,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下午,在数字电网标准化论坛暨中电联数字电网标准化工作组年会上,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标准化部)总经理钟连宏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系统诠释了数字电网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标准框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数字电网概述
数字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型融合型社会公共设施。包含三个部分:由设备构成的物理系统、围绕物理系统运作的业务系统、支撑物理系统运行和业务系统运转的信息系统,其中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交互连接物理系统与业务系统。随着物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大量信息数字化,数字信息实现全面在线并融合互动,进而赋能物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优化、重构,促进电网运行和业务运转的效能提升,以数据驱动创造价值,连接能源产业上下游构建能源生态系统,成为数字经济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网相较传统电网,具备信息数字化、数字信息全面在线、数据融合互动、数字信息赋能四个主要特征。
第二章数字电网技术体系
数字电网技术体系按照数字电网理论模型,由物理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构成。下图中的三维立体结构描述了数字电网技术体系架构,物理系统以发、输、变、配、用为主线,业务系统分为电网规划、工程建设、调度交易、电网运维、安全生产、市场营销、人财物管理、党政工团等方面;信息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层、技术平台层、中台层、应用层。
本方案依托在园区内构建的5G专网与赛特斯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平台,保证企业核心工艺数据安全,满足企业数据不出厂的基本要求。现阶段的实施包括8大场景:可视化数字工厂、生产能耗管理、污水处理管理、铝板表面瑕疵监测、铝板生产工艺监控、铝板出库监管、工区安防监控、OICT数据融合中心。场景覆盖南平铝业总厂、轻量化分厂、板带分公司。
第三章数字电网标准框架
在国家标准《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框架下,数字电网标准框架按照继承性、协同性、开放性的原则进行构建。在继承原有电网物理、业务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标准框架进行优化与发展,综合发挥标准体系的作用,促进数字电网物理、社会、信息系统整体协同、持续发展,采用开放性架构,在保证先进性和适度前瞻性的基础上,支持动态变化与扩展。
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继承了功能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数字化发展要求进行了迭代升级。一是新一代数字技术持续提升信息分析处理效率与质量,赋能物理系统优化重构。二是随着软硬件技术进步及业务系统需求攀升,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持续增强。三是与物理系统的深度互动融合和数字信息的强化赋能,促使业务系统提质增效、实现价值创造。
数字电网标准框架包括基础标准、物理系统标准、信息系统标准、社会系统标准四部分。其中:
基础标准:包括了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
物理系统标准: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部分。
信息系统标准:包括了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安全中台等中台的标准。
业务系统标准:包括了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
第四章展望
数字电网将向物理系统深化、信息系统强化、业务系统优化、与社会融合泛化四方面发展。
在物理系统深化发展方面,数字技术将逐步覆盖电网全环节,并与电网深度融合形成以电力系统为基础的具备特大规模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融合型基础设施,促进物理系统深化发展,全面提升电网能力。
在信息系统强化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软硬件发展提速,计算机技术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发展;二是软件技术发展迅猛,呈现集成化、服务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三是信息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以新基建为契机,构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大规模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融合型信息基础设施。
在业务系统优化发展方面,电力系统数字化技术发展将贯穿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全过程,促进电网安全可靠绿色高效运行,提升电网发展水平;优化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与社会融合泛化发展方面,数字电网建设将推动能源生态系统利益相关方开放合作、互利共生、协作创新,促进电力企业与社会的泛化互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融合。
(来源:数字电网技术与标准 作者:技术标准中心)
下载方式:关注浩方信息公众号,并发送“szdw2022",可下载《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2022年)》全文
往期内容
中国移动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5G内生确定赋能数智工厂”系列成果|附下载
11月20日,在武汉召开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携手政、产、学、研、用等领域10家单位,共同发布“《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武汉倡议》践行先锋”,以及“5G内生确定赋能数智工厂系列成果”。相关成果报告资料下载方式详见文末。
国家数据局成立,各地纷纷成立国资数据集团
国家数据局10月25日在京挂牌成立,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安全长效运行机制创新,加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从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自主探索的阶段,正式迈向了以国家体制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为引领,政府、市场和社会全面整合式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新阶段。
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全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动力强劲、韧性十足。电网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持续完善电网网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同时以电为中心延伸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移动算网大脑试商用、战略品牌体系初成、大模型新增升级等系列重磅发布!|附下载
10月11日 ,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举行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合作仪式、算网大脑“天穹”全网试商用启动仪式、“移动爱家”“梧桐大数据”“九天”三大新战略品牌发布仪式和“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发布仪式。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应用赋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 、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
2023年3季度行业动态观察
2023中国算力大会发布“1268”成果体系,各大运营商展示算力布局成果|附资料下载
8月18日至19日,2023中国算力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为推动算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发布了“1268”成果体系,包括“1”个《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2”个国家示范项目、算力产业生态建设“6大行动”、算领未来“8大成果”。
IDC发布《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系列研究报告
IDC近日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系列研究,包含《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云运营与服务》、《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公有云基础设施》、《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2022: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三本报告,聚焦于政务云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公有云IaaS、以及云的运营与服务三个市场,重点分析了政务云市场的建设现状与市场环境,并提供了细分市场的厂商市场份额。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IDC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达1,23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巨大。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 12%。基础架构层投资目前占整体市场投资的47%,其中政务云在基础架构投资占比达到73%。
AI大模型时代到来,三大运营商发布多个AI大模型|附资料下载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紧抓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热潮,吸引海内外1400余名重磅嘉宾与400多家AI领先企业共襄盛举。算力是支撑大模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算力网络则是我国实现高效算力资源调度的核心。作为算力网络的主导者,三大运营商积极打造智慧光网,推动建设“东数西算”先行区,对外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大模型跨地域训练;对内运用AI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能力。
2023年2季度行业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