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1-09-10 10:25:12
来源: 南方电网新闻频道
浏览: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十四五”大数据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领域发布的第一个专项规划,《规划》全面回顾总结了公司“十三五”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解读了数据生产要素、新基建、新型电力系统、数据安全法等国家战略及公司“三商”转型对大数据发展的需求,阐述了“十四五”大数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总体框架、重点建设任务等,对南方电网“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建立“3+1+X”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总体架构,布局数字电网、数字企业、数字产业和数字服务的大数据应用体系,科学规划数据应用和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大数据基础设施、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水平、数据管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五个维度设立大数据发展衡量指标,对“十四五”期间大数据发展成效定量评估。
铺好“轨道” 让大数据高速“奔跑”
为给大数据发展铺就一条标准、规范的发展“轨道”,促进数据资产价值发挥,更好地推动公司数字电网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责、权、利”为主线的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优化数据确权和认责机制,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视角多管齐下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建立健全以“量、本、利”为中心的数据资产流通运营体系,推进数据资产价值计量与管理,规划电力数据服务产品体系,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保护对象。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
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划》提出,数据是公司乃至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公司将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网络安全观,遵循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将数据安全作为《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构建全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积极开展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并采取不同安全防护策略进行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数据流通全过程安全防护。将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并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或者侦查犯罪的需要调取数据;开展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加强重要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出境管理;定期对数据安全岗位相关人员开展数据安全培训,对全员开展数据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与能力。
强化云边端协同 夯实数据底座赋能能力
《规划》提出,将通过建设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应用提供支撑。建设边缘型的中小数据中心,为边缘计算、智能执行提供助力,通过云边端协同,全面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下海量数据快速分析处理和快速响应要求。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电网建设需求,结合目前全网信息机房情况,《规划》按照云边端协同提出了“3+1+X”新型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其中,“3”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集群、贵州南方能源数据中心、深圳(先行示范区)数据中心,实现大规模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部署。“1”是在香港建立海外数据中心,支撑公司各驻外机构办公信息系统访问、境内境外业务系统数据传输等。“X”为对现有省级信息机房、地市级信息机房的再利用以及变电站、供电房、营业所等空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作为小微规模的分布式数据中心,打造边缘算力平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采集、存储和转发、控制等边缘计算需求。
“南方能源数据中心的定位为南网双活生产数据中心之一、‘两地三中心’异地容灾、‘东数西算’载体;深圳(先行示范区)数据中心则要按照共建共运共赢创新模式深度参与到深圳市政府主导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及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建设中。”据陈丰介绍,在数据中心的布局上,该《规划》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和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估,明确了各数据中心的定位,以确保大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绿色节能、集约高效。
为进一步提升云化数据中心的赋能能力,《规划》提出,将在数据采集层打造具备支持多源异构、低延迟、高通量、高可靠特性的数据采集通道,以应对数字电网对海量设备终端所产生数据的毫秒级交互和应用要求;将在数据存储层打造具备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绿色特性的数据湖,为有效降低数据中心数据存储总体拥有成本及存储巨量数据所产生的高额能源消耗,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存储解决方案;将在数据计算层打造具备流批融合、事务与分析融合的先进计算引擎,驱动业务优化;将在数据服务层持续沉淀指标、标签、算法、模型等公共数据服务,为公司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创新服务和商业模式塑造良好的数据应用生态环境。
数据驱动业务创新与变革 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打造高效、协同、开放的大数据生态体系:打造一批大数据增值增效典型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以数据驱动数字电网、数字企业、数字服务和数字产业建设,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下对业务的全面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实现数据驱动下的能源价值链整合及能源生态高效服务,助力“两区一港”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数字电网建设方面,以“电力+算力”的新型服务能力打通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链条、全业务、不同电压等级信息,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量流、业务流,构建大数据应用支持新能源消纳与多能协同、支持电网稳定运行与源网荷储协调和能源消费转型与市场机制完善。在数字企业建设方面,数智驱动管控深度与广度拓展,提升公司内部洞察力和数字化运营与决策能力,实现管理化繁为简。在数据服务方面,赋能公司客户服务的全方位升级,打造全链路、场景化的客户服务,加快推进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需求侧智能用电,支撑前中后台现代供电服务体系运作。在数字产业方面,实现大数据促进电碳经济发展、支持综合能源发展、推动绿色出行服务、对接数字政府、打造数字金融等,建成一批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大数据产业应用,服务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用户,形成较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体系。
文章来源:南方电网新闻
往期内容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强调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网暂态稳定智能评估与预警,提高电网仿真分析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发展电网灾害智能感知体系,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对偏远地区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提高负荷预测精度和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推动负荷侧资源分层分级分类聚合及协同优化管理,加快推动负荷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推动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数据交互耦合,支撑能源行业碳足迹监测与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冷俊:高举旗帜勇毅前行 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南瑞发展新篇章,全力支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电信柯瑞文: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云网融合
日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云网融合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已经形成先发优势。
数智科技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2电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论坛在苏州召开
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为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2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11月20日,在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夏冰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电信通过云网融合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就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利用,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充分释放政务数据资源价值,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和继电保护体系架构研究—国电南瑞集团董事长/冷俊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特性、安全控制、生产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原则不会改变,交流电网仍是电力系统的网架基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源网荷储全链条,对电网运行控制、继电保护、负荷调控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数字技术在驱动能源流、电力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算网融合产业峰会”成功召开|附下载
近年来,算网融合已得到ICT、金融、能源、超算等多领域的高度认同,被广泛视为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演进的重要抓手。我国高度重视这一发展契机,聚焦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
2022年(第五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高峰论坛顺利召开|附大会材料下载
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以“数字技术创新融合 ·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设置电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感知与物联技术、电力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电力通信与智能调控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等六场专题论坛。